首页 / 书籍 / 临证指南医案 / 脾胃

脾胃

【胃阴虚不饥不纳】

钱 胃虚少纳,土不生金,音低气馁,当与清补。

麦冬 生扁豆 玉竹 生甘草 桑叶 大沙参

王 数年病伤不复,不饥不纳,九窍不和,都属胃病。阳土喜柔,偏恶刚燥,若四君、异功等,竟是治脾之药。腑宜通即是补,甘凉濡润,胃气下行,则有效验。

麦冬(一钱) 火麻仁(一钱半,炒) 水炙黑小甘草(五分) 生白芍(二钱)

临服入青甘蔗浆一杯。

某(二四) 病后胃气不苏,不饥少纳,姑与清养。

鲜省头草(三钱) 白大麦仁(五钱) 新会皮(一钱) 陈半夏曲(一钱) 川斛(三钱) 乌梅(五分)

某(三四) 脉涩,体质阴亏偏热。近日不饥口苦,此胃阴有伤,邪热内炽,古称邪火不杀谷是也。

金石斛 陈半夏曲 生谷芽 广皮白 陈香豉 块茯苓

【肺胃阴虚】

某 理肺养胃,进以甘寒。

甜杏仁 玉竹 花粉 枇杷叶 川贝 甜水梨汁

某 脉数,口渴有痰,乃胃阴未旺。

炒麦冬 生白扁豆 生甘草 白粳米 北沙参 川斛

陆(二十) 知饥少纳,胃阴伤也。

麦冬 川斛 桑叶 茯神 蔗浆

【胃阳虚】

某 胃阳受伤,腑病以通为补,与守中,必致壅逆。

人参 粳米 益智仁 茯苓 广皮 炒荷叶

某 食谷不化,胃无火也。

生白芍 厚朴 新会皮 益智仁 茯苓 砂仁

计(三三) 阳微痰黑,食入不化。

人参 生益智 桂心 茯苓 广皮 煨姜

高(六八) 脉耎小带弦,知饥不欲食,晨起吐痰,是胃阳不足。宜用《外台》茯苓饮。

又 人参 白术 茯苓 广皮 半夏 枳实皮 白蒺藜 地栗粉

席(二三) 脉右濡,脐上过寸有聚气横束,几年来食难用饱,每三四日一更衣。夫九窍失和,都属胃病。上脘部位为气分,清阳失司。仿仲景微通阳气为法。

薤白 瓜蒌汁 半夏 姜汁 川桂枝 鲜菖蒲

某(三二) 脉濡自汗,口淡无味,胃阳惫矣。

人参 淡附子 淡干姜 茯苓 南枣

王 脉小,右弦,病属劳倦,饮食不和。医投柴、葛,杂入消导,升表攻里,致汗泄三日,脘中不饥。全是胃阳大伤,防有哕呃厥逆之变。

生益智仁 姜汁 半夏 茯苓 丁香 炒黄米

孙 长夏热伤,为疟为痢,都是脾胃受伤。老年气衰,不肯自复。清阳不肯转旋,脘中不得容纳,口味痰吐不清,脉弦,右濡涩,下焦便不通调。九窍不和,都胃病也。此刚补不安,阳土不耐辛热矣。议宣通补方,如大半夏汤之类。

大半夏汤加川连、姜汁。

又 小温中丸。

钱(二二) 壮年肌柔色黯,脉小濡涩,每食过不肯运化,食冷物脐上即痛。色脉参合,病象是胃阳不旺,浊阴易聚。医知腑阳宜通,自有效验。

良姜 草果 红豆蔻 厚朴 生香附 乌药

【脾阳虚】

汪 舌灰黄,脘痹不饥,形寒怯冷。脾阳式微,不能运布气机,非温通焉能宣达。

半夏 茯苓 广皮 干姜 厚朴 荜拨

周(四十) 脉象窒塞,能食少运,便溏,当温通脾阳。

生白术(一钱半) 茯苓(三钱) 益智仁(一钱) 淡附子(一钱) 干姜(一钱) 荜拨(一钱)

又 温通脾阳颇适,脉象仍然窒塞。照前方再服二剂,如丸方,当以脾肾同治着想。

吴 酒多谷少,湿胜中虚,腹痛便溏,太阴脾阳少健。

平胃合四苓,加谷芽。

【脾胃阳虚】

王(五十) 素有痰饮,阳气已微,再加悒郁伤脾,脾胃运纳之阳愈惫,致食下不化,食已欲泻。夫脾胃为病,最详东垣,当升降法中求之。

人参 白术 羌活 防风 生益智 广皮 炙草 木瓜

张(十九) 食加便溏,胃醒脾不运也。方药当以太阴阳明是调。

异功散加甘松、益智。

周(四二) 脉缓弱,脘中痛胀,呕涌清涎。是脾胃阳微,得之积劳。午后病甚,阳不用事也。大凡脾阳宜动则运,温补极是,而守中及腻滞皆非,其通腑阳间佐用之。

人参 半夏 茯苓 生益智 生姜汁 淡干姜

大便不爽,间用半硫丸。

朱(五四) 阳微,食后吞酸。

茯苓(四两) 炒半夏(二两) 广皮(二两) 生于术(二两) 厚朴(一两) 淡干姜(一两) 荜澄茄(一两) 淡吴萸(一两) 公丁香(五钱)

水法丸。

【湿伤脾胃】

某(二八) 脉弦,食下胀,大便不爽。水谷之湿内著,脾阳不主默运,胃腑不能宣达。疏脾降胃,令其升降为要。

金石斛(三钱) 厚朴(一钱) 枳实皮(一钱) 广皮白(一钱半) 苦参(一钱) 神曲(一钱半) 茯苓皮(三钱) 麦芽(一钱半)

陈(三八) 厥阴三疟半年。夏至节交,春木退舍,大寒热而倏解。病伤未旺,雨湿蒸逼外临,内受水谷不运,洞泄之后,而神倦食减。湿伤脾胃清气,用东垣清暑益气主之。

清暑益气法。

【脾肾阳虚】

洪(妪)脉虚涩弱,面乏淖泽,鼻冷肢冷,肌腠麻木,时如寒凛,微热,欲溺,大便有不化之形,谷食不纳。此阳气大衰,理进温补,用附子理中汤。

【中气虚】

赵(三七) 气分本虚,卫少外护,畏风怯冷。冬天大气主藏,夏季气泄外越,此天热烦倦一因也。是气分属阳,故桂附理阳颇投。考八味,古称肾气,有通摄下焦之功,能使水液不致泛溢,其中阴药味厚为君,乃阴中之阳药,施于气虚,未为中。历举益气法,无出东垣范围,俾清阳旋转,脾胃自强。偏寒偏热,总有太过不及之弊。

补中益气加麦冬、北味。

又 间服四君子汤。

【饥伤】

宣(三五) 痛而纳食稍安,病在脾络,因饥饿而得。当养中焦之营,甘以缓之,是其治法。

归建中汤

【食伤】

戈 小便短涩浑浊,大便频溏,不欲纳谷。此伤食恶食也,当分消土。

生益智 广皮 茯苓 泽泻 炒白芍 炒山楂

脾胃之论,莫详于东垣,其所著补中益气、调中益气、升阳益胃等汤,诚补前人之未备。察其立方之意,因以内伤劳倦为主,又因脾乃太阴湿土,且世人胃阳衰者居多,故用参、芪以补中,二术以温燥,升、柴升下陷之清阳,陈皮、木香理中宫之气滞,脾胃合治。若用之得宜,诚效如桴鼓。盖东垣之法,不过详于治脾,而略于治胃耳。乃后人宗其意者,凡著书立说,竟将脾胃总论,即以治脾之药笼统治胃,举世皆然。今观叶氏之书,始知脾胃当分析而论。盖胃属戊土,脾属己土,戊阳己阴,阴阳之性有别也。脏宜藏,腑宜通,脏腑之体用各殊也。若脾阳不足,胃有寒湿,一脏一腑,皆宜于温燥升运者,自当恪遵东垣之法。若脾阳不亏,胃有燥火,则当遵叶氏养胃阴之法。观其立论云:纳食主胃,运化主脾,脾宜升则健,胃宜降则和。又云:太阴湿土,得阳始运;阳明阳土,得阴自安。以脾喜刚燥,胃喜柔润也。仲景急下存津,其治在胃。东垣大升阳气,其治在脾。此种议论,实超出千古。故凡遇禀质木火之体,患燥热之症,或病后热伤肺胃津液,以致虚痞不食,舌绛咽干,烦渴不寐,肌燥热,便不通爽。此九窍不和,都属胃病也,岂可以芪、术、升、柴治之乎?故先生必用降胃之法,所谓胃宜降则和者,非用辛开苦降,亦非苦寒下夺,以损胃气,不过甘平,或甘凉濡润,以养胃阴,则津液来复,使之通降而已矣。此义即宗《内经》所谓六腑者,传化物而不藏,以通为用之理也。今案中所分胃阴虚、胃阳虚、脾胃阳虚、中虚、饥伤、食伤,其种种治法,最易明悉,余不参赘。总之脾胃之病,虚实寒热,宜燥宜润,固当详辨。其于升降二字,尤为紧要。盖脾气下陷固病,即使不陷,而但不健运,已病矣。胃气上逆固病,即不上逆,但不通降,亦病矣。故脾胃之治法,与各门相兼者甚多,如呕吐、肿胀、泄泻、便闭、不食、胃痛、腹痛、木乘土诸门,尤宜并参,互相讨论,以明其理可也。——华岫云

  • 下载本书电子版
  • 搜索推荐

    微信扫码,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