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人体穴位图 / 足少阳胆经 / 头窍阴穴

头窍阴穴

穴位

头窍阴Tóuqiàoyīn,出《针灸甲乙经》名窍阴;《圣济总录》名首窍阴;《针灸资生经》名头窍阴。别名枕骨。名解:头,指穴处的部位在头部。窍,孔穴、空窍之意。阴,指穴内物质为阴湿水气。该穴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此化为天之下部的滞重水湿云气。本穴物质为浮白穴下传的水湿云气,在下行本穴的过程中,水湿云气不断散热吸湿,至本穴后则化为天之下部的滞重水湿云气,天之上部如同空窍一般,故名。

经属

属足少阳胆经。是足太阳膀胱经、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。

定位与取法

定位:在头部,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,天冲与完骨的弧形连线的中1/3与下1/3交点,浮白穴直下,乳突根部。

取法:先找到天冲穴(耳根后缘,直上入发际3横指处即是天冲穴)和完骨穴(耳后明显突起,其下方凹陷处即是完骨穴),二者弧形连线下1/3处即是。

作用与主治

作用:平肝镇痛,开窍聪耳。

主治:头部、五官等疾患:如头痛,眩晕,目痛,耳鸣,耳聋,喉痹,口干,口苦,头项痛,耳痛,颈项强痛,现代又多用头窍阴穴治疗神经性耳聋,耳源性眩晕,三叉神经痛,脑膜炎,四肢痉挛抽搐,喉炎,神经性耳鸣,甲状腺肿,脑血管病,胸痛,支气管炎等。

刺灸法

刺法:平刺0.5~0.8寸,局部有胀重感。

灸法:间接灸3~5壮,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

按摩:每天早晚各揉按头窍阴穴1次,每次1~3分钟,可改善和治疗耳鸣、耳聋等耳部疾病。

配伍

穴位名

头窍阴Tóuqiàoyīn,出《针灸甲乙经》名窍阴;《圣济总录》名首窍阴;《针灸资生经》名头窍阴。别名枕骨。名解:头,指穴处的部位在头部。窍,孔穴、空窍之意。阴,指穴内物质为阴湿水气。该穴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此化为天之下部的滞重水湿云气。本穴物质为浮白穴下传的水湿云气,在下行本穴的过程中,水湿云气不断散热吸湿,至本穴后则化为天之下部的滞重水湿云气,天之上部如同空窍一般,故名。

穴位经属

属足少阳胆经。是足太阳膀胱经、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。

定位与取法

定位:在头部,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,天冲与完骨的弧形连线的中1/3与下1/3交点,浮白穴直下,乳突根部。

取法:先找到天冲穴(耳根后缘,直上入发际3横指处即是天冲穴)和完骨穴(耳后明显突起,其下方凹陷处即是完骨穴),二者弧形连线下1/3处即是。

穴位解剖

穴下皮肤、皮下组织、耳后肌、枕额肌(枕腹)。皮肤由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双重分布。耳后肌属皮肌,起于乳突的外面,止于耳廓软骨的后面。该肌和枕额肌的枕腹由面神经的分支支配。

作用与主治

作用:平肝镇痛,开窍聪耳。

主治:头部、五官等疾患:如头痛,眩晕,目痛,耳鸣,耳聋,喉痹,口干,口苦,头项痛,耳痛,颈项强痛,现代又多用头窍阴穴治疗神经性耳聋,耳源性眩晕,三叉神经痛,脑膜炎,四肢痉挛抽搐,喉炎,神经性耳鸣,甲状腺肿,脑血管病,胸痛,支气管炎等。

配伍

1、配听宫穴、听会穴、翳风穴治耳鸣,耳聋。

2、配内关穴、阳陵泉穴治胸胁痛。

3、配风池穴、侠溪穴、太冲穴治眩晕。

4、配强间穴治头痛;

5、配支沟穴、太冲穴、风池穴治肝胆火盛之偏头痛或巅顶痛。

穴位刺灸法

刺法:平刺0.5~0.8寸,局部有胀重感。

灸法:间接灸3~5壮,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

按摩:每天早晚各揉按头窍阴穴1次,每次1~3分钟,可改善和治疗耳鸣、耳聋等耳部疾病。

文献摘要

《针灸甲乙经》:头痛引颈,窍阴主之。痈疽,窍阴主之。脉风成为厉,管疽发厉,窍阴主之。

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窍阴、强间,主头痛如锥刺,不可以动。

《针灸大成》:主四肢转筋,目痛,头项颔痛引耳嘈嘈,耳鸣无所闻,舌本出血,骨劳,痈、疽、发、厉,手足烦热,汗不出,舌强胁痛,咳逆喉痹,口中恶苦。

《类经图翼》:主治四肢转筋,目痛,头项痛,耳鸣,痈疽,发热,手足烦热,汗不出,咳逆,喉痹,舌强,胁痛,口苦。

解剖

穴下皮肤、皮下组织、耳后肌、枕额肌(枕腹)。皮肤由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双重分布。耳后肌属皮肌,起于乳突的外面,止于耳廓软骨的后面。该肌和枕额肌的枕腹由面神经的分支支配。

文献摘要

《针灸甲乙经》:头痛引颈,窍阴主之。痈疽,窍阴主之。脉风成为厉,管疽发厉,窍阴主之。

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窍阴、强间,主头痛如锥刺,不可以动。

《针灸大成》:主四肢转筋,目痛,头项颔痛引耳嘈嘈,耳鸣无所闻,舌本出血,骨劳,痈、疽、发、厉,手足烦热,汗不出,舌强胁痛,咳逆喉痹,口中恶苦。

《类经图翼》:主治四肢转筋,目痛,头项痛,耳鸣,痈疽,发热,手足烦热,汗不出,咳逆,喉痹,舌强,胁痛,口苦。

搜索推荐

微信扫码,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