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人体穴位图 / 经外穴 / 球后穴

球后穴

穴位

球后qiúhòu,出《浙江中医杂志》。

经属

穴位名

球后qiúhòu,出《浙江中医杂志》。

定位与取法

定位:在面部,当眶下缘外四分之一与内四分之三交界处。

取法:把眼眶下缘分成4等份,外1/4处即是。

穴位解剖

穴下有皮肤、皮下组织、眼轮匝肌、眶脂体、下斜肌与眶下壁之间。分布有颞浅动、静脉的耳前支,耳后动、静脉的耳后支,耳颞神经耳前支、枕小神经耳后支和面神经耳支等。

作用与主治

作用:清热明目

主治:视神经炎,视神经萎缩,视网膜色素变性,青光眼,目翳,早期白内障,近视,玻璃体混浊,内斜视,目赤肿痛,麦粒肿等。

穴位刺灸法

刺法:轻压眼球向上,向眶缘缓慢直刺0.5~1.5寸,不提插。针刺时应注意避开眼球,不宜针刺过深,不宜提插捻转。

灸法:禁灸。

按摩:用两食指指腹揉按球后穴,有酸、胀、痛感,每天早晚各揉按1次,每次1~3分钟,可治视神经炎、内斜视、青光眼等。

穴位配伍

配睛明穴、翳明穴、太阳穴、合谷穴、肝俞穴治角膜炎。

配风池穴、曲池穴、合谷穴、太冲穴治青光眼。

配睛明穴、风池穴、养老穴、光明穴治视神经炎。

定位与取法

定位:在面部,当眶下缘外四分之一与内四分之三交界处。

取法:把眼眶下缘分成4等份,外1/4处即是。

作用与主治

作用:清热明目

主治:视神经炎,视神经萎缩,视网膜色素变性,青光眼,目翳,早期白内障,近视,玻璃体混浊,内斜视,目赤肿痛,麦粒肿等。

刺灸法

刺法:轻压眼球向上,向眶缘缓慢直刺0.5~1.5寸,不提插。针刺时应注意避开眼球,不宜针刺过深,不宜提插捻转。

灸法:禁灸。

按摩:用两食指指腹揉按球后穴,有酸、胀、痛感,每天早晚各揉按1次,每次1~3分钟,可治视神经炎、内斜视、青光眼等。

配伍

配睛明穴、翳明穴、太阳穴、合谷穴、肝俞穴治角膜炎。

配风池穴、曲池穴、合谷穴、太冲穴治青光眼。

配睛明穴、风池穴、养老穴、光明穴治视神经炎。

解剖

穴下有皮肤、皮下组织、眼轮匝肌、眶脂体、下斜肌与眶下壁之间。分布有颞浅动、静脉的耳前支,耳后动、静脉的耳后支,耳颞神经耳前支、枕小神经耳后支和面神经耳支等。

文献摘要

穴位名

球后qiúhòu,出《浙江中医杂志》。

定位与取法

定位:在面部,当眶下缘外四分之一与内四分之三交界处。

取法:把眼眶下缘分成4等份,外1/4处即是。

穴位解剖

穴下有皮肤、皮下组织、眼轮匝肌、眶脂体、下斜肌与眶下壁之间。分布有颞浅动、静脉的耳前支,耳后动、静脉的耳后支,耳颞神经耳前支、枕小神经耳后支和面神经耳支等。

作用与主治

作用:清热明目

主治:视神经炎,视神经萎缩,视网膜色素变性,青光眼,目翳,早期白内障,近视,玻璃体混浊,内斜视,目赤肿痛,麦粒肿等。

穴位刺灸法

刺法:轻压眼球向上,向眶缘缓慢直刺0.5~1.5寸,不提插。针刺时应注意避开眼球,不宜针刺过深,不宜提插捻转。

灸法:禁灸。

按摩:用两食指指腹揉按球后穴,有酸、胀、痛感,每天早晚各揉按1次,每次1~3分钟,可治视神经炎、内斜视、青光眼等。

穴位配伍

配睛明穴、翳明穴、太阳穴、合谷穴、肝俞穴治角膜炎。

配风池穴、曲池穴、合谷穴、太冲穴治青光眼。

配睛明穴、风池穴、养老穴、光明穴治视神经炎。

搜索推荐

微信扫码,关注公众号